第一章 以一世躯,续汉万世

佚名

  “伯约,此行何往?”

  古道,驿站,长亭边。

  车驾之上,汉末毒士贾诩静静的注视着身骑白马,正前来辞行的姜维。

  “过武都,经汉中,入蜀川,见一眼那未曾谋面的刘皇叔。”

  “以及……那位诸葛先生。”

  姜维洒然一笑,给出的回答不曾令贾诩有半分惊讶和动容。

  “刘备,诸葛亮?”

  贾诩缓缓摇头,看向姜维的眸光宛如能洞穿人心。

  “汉中纷争将起,值此之际南下,就为了见见他们二人?”

  “伯约,你觉得这个理由,能说服为师?”

  提及刘备和诸葛亮之名时,贾诩神色间并无多少对这两位英雄人物的敬重和钦佩之色。

  他这一生见过的乱世人杰,何其多也。

  刘备和诸葛亮固然为其中的翘楚,名望著于四海,可,那又如何?依旧不足以让他为之失态和高看一眼。

  “就知道瞒不过老师您。”

  身骑白马的姜维没有一丝所说理由被戳穿的羞愧,坦然自若道:“其实……”

  “学生此行南下,还想见一位战场上常胜的老将军。”

  “当面问他一句。”

  “老将军,可知天水姜伯约?!”

  姜维像是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,他又补充了一句。

  “如果情况允许,学生不仅想跟那位老将军切磋学习一下枪法!”

  “更想跟关云长学刀,同黄汉升学箭,与张翼德学矛,最后,再跟马孟起学学骑术。”

  姜维话音刚落,旁边就已经传来一声惊呼。

  “师弟,你的战阵厮杀本事,便是那魏王身边的亲卫大将虎侯许褚与你杀将起来,短时间内都难伤你分毫。”

  “那日渐老矣的关羽张飞等人,又有什么资格教你?”

  惊呼之人对于姜维的说辞嗤之以鼻,脸上是一万个不信。

  临了。

  负责驾车的惊呼之人特意回头看了一眼居于车厢内的贾诩,口中嘟囔道:“父亲!”

  “师弟的话一点也不厚道,您可千万别信他。”

  “儿以为,论沙场厮杀的本事儿,莫说关羽张飞这些人没资格教他,即使是那昔年的温侯吕奉先当世复生,都未必有资格。”

 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岔,贾诩并未呵斥儿子的失礼,仅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姜维一眼。

  “伯约!”

  “当真没有其他打算吗?”

  “你看,你方才说的那些,你师兄这位魏王驸马都不信!”

  眼见贾诩要寻根问底,姜维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。

  “老师,自曹丕公子被定为王太子以来,深受魏王猜忌的您便一直采取自保策略,闭门自守,偶尔外出也是归乡省亲,长途跋涉返回武威,以借此远离权力争斗的中心。”

  “您,如今又何必自寻烦恼呢。”

  “学生今日与您说清楚了此行南下的打算,来日您再想过上清净的日子,可就难了。”

  贾诩闻言不语,依旧是目光不起波澜的望向姜维。

  以他的智慧,自然猜到了身前这位自己晚年时所收学生的心思。

  可比起自身猜到答案而言,他更想听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亲口告诉他意欲何为。

  见到贾诩的坚持之态,对视须臾,姜维选择了妥协。

  “兴汉!”

  “老师,这就是学生的打算。”

  “兴汉?”听到这个并不怎么出乎自己意料的回答,贾诩怅然若失的叹了一口气。

  “没想到啊!效力于魏王帐下多年,心中并无对大汉皇室心存几许敬畏的老夫贾文和,却于人生暮年教出了一个志在匡扶汉稷的学生。”

  “这话说出去,谁能信?”

  贾诩脸上挂着浓浓的自嘲之色。

  唏嘘间,只见贾诩表情凝重的审视姜维良久,入眼所及,是姜维脸上言说出“兴汉”二字后的决意。

  这一刻,他便清楚:

  无论他这个做老师的再说什么,可能都无法动摇自己的学生。

  一想到自己这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惊才绝艳……

  不忍看着自己得意门生误入歧途的贾诩,最终嘴唇忍不住动了动。

  “兴汉,或许不失为一个好志向。”

  “但,伯约,你可知晓?汉祚难兴,这是天命。”

  “你是通晓兵事军略之人,当知‘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’的道理,四百年大汉基业在经历了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后,早已经耗尽了属于他们刘氏皇族一脉的运数。”

  “那刘玄德,现在能以织席贩履之身成就诸侯割据基业,已然是得天之幸。”

  “至于说他能如光武皇帝那般再兴大汉……”

  “难!难!难!”

  边说,贾诩边摇头。

  一连三个难字,表明了他对于刘备的不看好。

  曹操,孙权,刘备三位乱世人杰中,若说他贾诩最看好谁能结束乱世,再造乾坤,他必然是首推曹操。

  以方今之时势,曹家若不得天下,贾诩想不出来还有哪一家有资格染指社稷,终结这纷扰的乱世。

  “汉祚难兴,这是天命?”

  “哈哈哈!”

  闻听此言,身骑白马的姜维仰头发出了一声朗笑。

  下一刻,他的笑声猛然一收。

  “老师!”

  “某,姜伯约,不信天命,更不认命!”

  姜维,不,准确来说,是后世相似之花的姜维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。

  世间如有天命,便不会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同名同姓的他这朵“后世相似的花”跨越千年而来,穿越到汉末的事情发生。

  五年前,即建安一十八年。

  那一年,姜维虚岁十二,其父天水郡功曹姜囧因抵抗羌乱身死,姜维悲伤过度之下,生了一场大病。

  也是在那一年。

  身处后世千禧年,时常梦到自己前世身份就是蜀汉大将军姜维的他,一觉醒来,便已是汉末。

  对于穿越这件事,姜维接受的很快。

  但在人生命运的安排上,他没有选择如前世那般,承继父亲姜囧战死后的功泽受封中郎将,一步步在军中成长,直至那位诸葛丞相北伐时与之相见,投身蜀汉。

  因为姜维清楚,他若是真那般选择了……

  此身独继隆中志,功成再拜五丈原,到头来只会是一种美好的愿景。

  他的结局吗?

  大抵逃不过背靠梁柱,单手持剑指向周遭环伺的魏兵时仰天发出的那句“我计不成,乃天命也?”

  姜维不想落得那样的下场!

  故此。

  他选择了主动出击,借着一次贾诩归乡省亲的机会,成为了这位汉末毒士的学生。

  再加上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机缘,进而学得了一身对上世间顶尖名将也不弱分毫的本事。

  思绪回转,姜维抬头看向了老师贾诩。

  “老师,倘若说大汉难兴,注定是天命。”

  “那学生……”

  姜维深吸一口气,“就以这一世之躯,再续大汉。”

  “再续那万世命。”

  “纵是此身成薪,炬成灰,亦照大汉长明。”

  这一世。

  关羽尚未败走麦城,昭烈帝尚未半道崩殂,诸葛丞相亦未抱憾殒命。

  这一世。

  落凤坡的箭虽然已经射出。

  但,麦城的雪,夷陵的火,白帝城的夜,街亭的泪,上方谷的雨,五丈原的秋风,都尚未落下和吹拂而起。

  现在,是建安二十三年,春五月,汉中大战前夕。

  一切,都还来得及。

  老师,您说大汉难兴是天命注定?

  可这样的天命!

  学生姜维,怎甘心认下?

  <div><br></div>

章节 设置

第一章 | 章节目录 | 下一章

章节X

第一章 以一世躯,续汉万世 第二章 姜维南下,英杰同行 第三章 生死相随,昭烈入梦 第四章 卧龙解梦,应梦将才 第五章 凤逝麟至,伯约拜山 第六章 张飞论兵,张苞被擒 第七章 白袍姜维,神似子龙 第八章 父慈子孝,马超出手 第九章 将计就计,剑指曹洪 第十章 三曹共伐,难敌镇骨

设置X

保存 取消